平凉市在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11月24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住建部城建司司长胡子健、一级巡视员邢海峰,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部分省、市、区住建厅和60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牵头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昆山市、金华市、漳州市、平凉市代表全国25个第二批示范城市作经验交流发言。
自2022年6月平凉市成功入选海绵示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16个部门组建“一办五组”,调剂18名事业编制设立海绵技术服务中心,赴国内17个城市考察学习,建立“2+1+20”规划管控体系、“1+5+60”法规制度体系、“3+1+10”技术标准体系,谋划梳理7大类237个项目,举办业务培训8次、海绵专篇答疑会82次,开展技术交流、专题讲座22次,社会宣传35场次,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全市城市更新行动和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工程、“一把手”工程。平凉市立足宏观层面探索黄土高原河谷地区防洪排涝系统治理、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生态修复3种示范模式,中观层面构建9项常规指标和3项特色指标体系,微观层面形成海绵居住社区与景观融合、大坡度道路径流控制等“微改造”及雨水截污渗滤等本地特色技术,谋划实施的项目已开工169个,开工率71.3%,建成96个,正在实施73个,可透水面积达到41%,新增雨水调蓄设施容积2.2万立方米,实现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13万立方米,达标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由26.74%提高到44.58%,初步形成6个集中连片区、36个典型项目。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目标,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护山、固塬、治水、润城”一体统筹、融合推进,围绕“海绵+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完善“八沟一河”、城市主干道和绿地、调蓄、管网相结合的大排涝系统,新建改造雨水管网42公里,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20年一遇;围绕“海绵+城市更新行动”,完善提升“十大行动”42项重点任务,改造居民小区43个,新建改造街头游园25处、海绵型道路52条56公里,建成带状海绵公园11万平方米、健身步道19公里;围绕“海绵+绿色建材产业链”,引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成立海绵建材研发基地,孵化5户链上企业,推动45项专利技术加速转化,海绵产品实现批量生产。
下一步,平凉市将锁定预期目标,进一步聚焦内涵抓提升,加强专业培训和社会宣传,完整准确把握海绵城市建设内涵要求;聚焦标准抓规范,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从严执行规划管控和技术标准体系,确保海绵理念和措施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聚焦质量抓项目,加快项目前期,提速建设进度,加强质量监管,全力打造优质工程、示范片区;聚焦运维抓保障,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培养本土运维人才,全覆盖标识登记海绵设施,分领域开展巡查养护;聚焦资金抓监管,严格审核支付流程,强化绩效评价,加快支付进度,坚决守牢资金使用安全底线,以更高政治站位、更严技术标准、更实工作举措、更大推动力度,提质提效抓好海绵城市建设,努力交出合格满意答卷。
撰稿:王云波 编辑:杨 俊 审核:于 鹏
上一篇: 图文实录丨《平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 平凉市开展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