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住建系统2023年村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时间:2023-06-14 08:56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住建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为切实落实村镇建设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23年,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委“强县域”工作部署,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主线,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依托,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全力做好农房建设、生态保护、设施配套、项目建设、治理提升等工作,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力保障农村住房安全,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暨地震高烈度地区农房抗震设防改造,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农村自建房整治、农村住房建设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推动中心镇、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抓建一批特色镇特色村。加快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功能完善和管网延伸,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短板弱项,提升服务功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全面提升村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发展,突出重点

坚持以镇村规划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以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示范村镇、美丽宜居村庄、特色镇特色村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建人口较为集中的中心镇、中心村水、电、路、气、房、暖、污水、垃圾、道路、亮化等民生工程,配套完善村镇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实现城乡一体谋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

(二)传承历史,补齐短板

突出和美乡村建设特点,留住乡愁记忆,挖掘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做好农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加强绿色低碳村庄建设和村容村貌提升,杜绝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坚持城乡村联动,扩大建制镇污水管网覆盖面,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持续加强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推动全域垃圾闭环转运处理。强化农村生态环保宣传,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政府引导,群众主体

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广泛运用乡村建设评价成果指导基层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全面提升村镇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农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做到村镇建设发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成果共享。

四、重点工作

(一)切实保障农村群众住房安全

把确保农村住房安全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工作切入点,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安全住房动态监测,持续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农村住房建设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实施农村新增危房改造,实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全面加大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力度,将户内仅有一处住房且不能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又有能力、有意愿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新建住房的农户全部纳入抗震改造任务,遵照“精准鉴定(认定)、建立台账、开工建设、竣工验收、资金兑付”的工作闭环抓好工作落实。全市已争取中省补助资金1208万元,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重点对象抗震设防改造800户以上。强化中省补助资金监督管理,落实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保障基础民生工程对资金的需求。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生态避险搬迁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落实抗震设防措施。持续加大对经营性自建房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房屋产权人(使用人)农房安全知识宣传力度,积极采取拆除、维修加固、异地新建等工程措施消除房屋安全隐患,巩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强化农村建房监督管理,农房建设应同步配套道路、水、电、通信、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加强房屋安全日常巡查检查,组织有关单位和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周边排洪设施建设管理,畅通排洪渠道,保障农房汛期安全。加大对农村建筑农民工、建筑企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力度,全市计划完成乡村建设工匠培训600人次以上,其中重点培育带头工匠不少于200人。对从业工匠进行定期培训考核,考核合格的发放合格证书并纳入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二)统筹推进村镇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思想,依托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规划,结合特色产业、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度谋划项目,做实做细项目,做到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不断完善村镇服务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2023年,以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功能、提升配套水平为重点,高质量抓建一批特色镇特色村,开工建设以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旅康养为主的村镇建设项目156项,计划完成投资13亿元,努力形成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效应。全力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做好乡村建设示范镇村、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强化城乡清洁能源应用,积极申报北方清洁能源取暖项目,逐步扩大农村清洁能源取暖覆盖范围,提高安装入户率。计划实施崇信县矿区天然气清洁利用工程项目,完成投资5045万元,铺设西刘家山调压站至工业集中区(新窑镇)天然气管网66km。

(三)强化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

以黄河流域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为重点,以泾河、汭河、黑河、达溪河、葫芦河、水洛河等河流污水治理为抓手,全面做好已建成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功能完善,扩大污水收集管网延伸覆盖面,提高建制镇建成区污水收集率,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全市计划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改扩建工程8项(灵台县2项、静宁县6项),完成投资8660万元。要严格落实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经费,落实运行维护责任,保障设施设备常态化健康运行,完善污水治理台账建设并定期上报治理情况,严禁无记录运行,严禁偷排乱排,严禁私设排污管道。强化政治意识,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省市各级生态环保督查信访反馈问题的整改力度,确保生态环保隐患风险动态清零。据省住建厅通知,中央环保督察组将在春季对全市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希望引起高度重视,各县(市、区)要认真开展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专项整治“回头看”,查漏补缺、整改提升,确保督查检查不出问题,以履职确保免责,以尽责确保不被追责。

(四)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统揽,持续巩固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成果,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全面优化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布局,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市计划建成农村垃圾转运站18处(崆峒区11座、灵台县3座、崇信县4座),完成投资6643万元,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计划投资6307万元,实施灵台县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循环利用及生态修复项目(什字、独店、邵寨、朝那),恢复垃圾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及时清理省级无人机航拍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实现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动态清零。继续做好村庄卫生清扫保洁、垃圾转运、垃圾无害化处理、行政村公厕运行管理、违法违规建筑拆除清理、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等工作,抓好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周围黑臭水体治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强化督查考核,逐步实现全域垃圾闭环转运无害化处理,打造基层干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社会治理格局,建设具有平凉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五)深入贯彻绿色低碳村镇建设理念

科学运用乡村建设评价成果指导全市乡村振兴实践,促进乡村建设行动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动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村镇建设水平。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强化村庄建筑风貌引导管控,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突出村镇建设特色,防止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千村一面。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同步实施绿色节能改造。加强城乡历史文化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制定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及项目资金。强化基层宣传动员,提升群众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切实保护好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

五、完成时限

(一)持续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农村住房建设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每月开展一次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按季度汇总隐患房屋并纳入整改清零任务。

(二)全面开工建设抗震设防改造工作,中省补助资金已下达各县(市、区)财政,要积极汇报县委县政府落实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月底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暨抗震设防改造工作,6月底开工率达到100%,竣工率达到70%,10月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和竣工验收,11月底前补助资金全部兑付到户。

(三)全面启动特色镇特色村建设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前期,狠抓项目落地,抓开工、抓进度、抓建成,做到应开尽开、应建尽建,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四)持续强化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全域无垃圾治理成效督查检查,按季度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曝光一批负面案例,巩固工作成果,创优人居环境。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督查指导

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市“三抓三促”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强化责任担当,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好村镇建设工作,扎扎实实补短板、强弱项、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要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完善工作流程,把工作落实与档案建设、信息录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链条。要加大工作调度,强化督查检查,严格考核评估,倒逼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按期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健全完善机制,保障重点工作

各县(市、区)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权责清晰、部门联动、县级统筹、乡镇主体、统筹推动的村镇建设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和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预算补助资金,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全面完成新增危房暨抗震设防改造任务,保障农村群众住房安全。建立乡镇污水垃圾运行管理长效机制,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加强技术服务支持,促进规范运行,确保达标排放。做好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消除“三边一部”等卫生死角盲区,做到城乡视野之内无垃圾,加强拆违治乱,提升村庄风貌。

(三)重视安全生产,加强行业监管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鉴定(认定),建立责任清单,强化日常监管,落实整改措施,确保群众住房安全。要加大汛期农村住房安全监督管理,督导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完善应急机制和预案,加大对地震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和行洪通道危险区域农房的监测,发现隐患及时划出安全警戒距离,组织农户撤离,做好善后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中转设施安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全域垃圾闭环转运处理机制,保障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安全运行。要强化重点流域、重要河流、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保障设施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加强村镇建设项目建筑工地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加大各级生态环保督查信访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力度,做到隐患风险全清零。

(四)完善管理制度,夯实基层力量

要全面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因地制宜建立乡村建设管理机构,充实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责任,切实履行建设管理职责。每乡镇至少配备1名以上具有乡村建设专业知识或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从事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作为开展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全面抓好农村住房安全、农房与村庄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建设、特色镇特色村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全域无垃圾治理等村镇建设重点,推动村镇建设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